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15亿收购日上上海 “免税巨头”意在全球奢侈品布局?

本报记者 徐维维 实习生 黄琼 上海报道

    全球免税品市场的规模约为5000亿人民币,增速约为8%,中国免税行业占全球份额在9%左右,但自2016年开始,中国奢侈品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比增速超过过去4年的复合增长率。

    靴子终于落地。三个月前曾公告筹划与日上上海合作事宜的中免集团母公司(601888.SH)近日发布公告,拟以现金15.05亿元收购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权。这意味着中国绝大部分免税资源已被中免掌握。据穆迪报告,2016年中免与日上免税行合计市占率达到78%。

    日上上海主要在上海的国际机场隔离区(包括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隔离区)经营国产和进口免税商品的批发和零售(含网上预订)等业务。中国国旅称,此次收购使得中免取得的免税经营权,弥补公司免税业务在上海市场的短板。

    免税业务一直以来是中国国旅乃至国旅集团最赚钱的板块,中国国旅2016年年报显示,其旅游服务业务的营业利润约为11.29亿元,而免税商品销售的营业利润约为42.23亿元,免税商品毛利率达46.59%,而出境游、入境游及国内游的毛利率分别为5.90%、16.68%、6.74%。

    议价能力将提升

    根据公告,51%的股权包括Base Rich Investments Limited(佰瑞投资)持有的50%和上海文语斋图书有限公司持有的1%。而15.05亿元的转让价格,是根据日上上海在评估基准日2017年6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评估值316191.85万元,扣除未来处置房地产资产可能发生的21047.71万元土地增值税后而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中明确中免与日上采购批发渠道整合:“为使中免公司取得上游采购权,确保收购日上上海免税业务的完整性,在签署 《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约定在过渡期内(不超过一年)日上上海从关联方采购的免税商品将采取零加价的模式,过渡期结束后日上上海销售的免税商品由中免公司统一采购。”

    中免此前已先后中标首都机场出入境免税(中免中标T2,中免控股子公司日上中标T3)、T1+T2出入境免税、香港机场免税烟酒段,昆明、成都机场入境店(此前已经营昆明、成都出境免税业务),且拥有离岛免税最大的运营主体海棠湾国际免税购物中心,已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免税巨头”。

    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曾光表示,中免有望占据国人国内购买免税品几乎所有主要线下渠道(主要核心枢纽出境机场/离岛免税渠道),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叠加前述上海机场免税本身的规模贡献,从而将大幅提升对国外奢侈品商的议价能力。

    左驭董事刘洋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取得上海机场免税店经营权,意味着中免在北京、上海、海南离岛和香港等四大免税店要点完成布局,产业链溢价能力会得到加强。“中免已经掌握绝大部分国内一线渠道。免税业有特殊性,是国家资源的定向倾斜,因此会形成集中度高的模式。”

    曾光预计2017年全年日上上海收入有望达到79至84亿元,日上上海对中国国旅2018年权益业绩贡献有望在3至6亿元。“中免目前免税业务综合毛利率45%-46%,而Dufry和日上大约58%-60%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若未来毛利率能逐步提升5%-15%,仅此带来的原有业务的业绩增厚就达到20%-60%。”

    免税业格局

    随着支持免税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免税行业规模持续提升。开锐咨询陈朝慧、王晓华等人曾撰文表示,2016年全国免税品销售额约256亿元,其中出入境免税销售额195亿元,离岛免税销售额60.7亿元,增长率均在13%以上。预计到2021年出入境免税销售额约为388.6亿元,相比2016年的195亿元基本实现翻番。

    “免税行业的增长得益于全球消费升级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全球奢侈品市场的稳健回暖。”刘洋表示,全球免税品市场的规模约为5000亿人民币,增速约为8%,中国免税行业占全球份额在9%左右。

    他指出,2012年到2016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从2800亿增长到5100亿美元,自2016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比增速超过了过去4年的复合增长率,与此伴随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全球奢侈品市场的贡献快速上升。

    刘洋表示,国内免税市场规模相比国际还是较小,人均消费额较低,目前国际上Dufry一家独大,第二梯队DFS、乐天、Lagardère三足鼎立。国内免税集团进入世界25强的有日上免税(第10位)和中免集团(第12位)。

    陈朝慧等人认为,当前中免集团与国际一线免税巨头Dufry、DFS相比,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国际一线枢纽机场免税运营业务,这尤其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中跨区域免税扩张。2017年4月,中免-拉格代尔有限公司获得香港国际机场烟酒产品经营牌照,被认为是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目前国内免税企业可以分为中免阵营和非中免阵营,前者包括中免、日上、港中旅,后者包括珠海免税、深圳免税、海南免税和中出服。陈朝慧等人认为,国家取消对进境免税店免税商品特许经营权地域限制后,对于除中免以外的免税企业而言,是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时机,各个免税企业对市场的争夺必将愈加激烈。

    在2016年2月18日开始实行的《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原经国务院批准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且近3年有连续经营口岸和市内进出境免税店业绩的企业,放开经营免税店的地域和类别限制,准予这些企业平等竞标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权。

    陈朝慧等人表示,从已经完成招标的免税店招标结果来看,新一轮招标中的提成比例较往年升高。当规模相对较小的运营商愿意支付给机场更高的提成比例来获取经营机会时,免税企业通过进一步开拓自己获得商品的渠道而提高了自己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了商品成本,在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利润。当利润升高时,虽然交给机场的销售提成变高了,但是运营商本身的利润仍是增长的。

    “虽然此轮进境免税店投标的地域限制取消给中免带来了竞争对手,但是对比中免对日上免税行的控股策略不难发现,中免或考虑先让国内免税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然后入股甚至控股其他小规模免税企业。”陈朝慧等人表示。